伴隨供給側改革有序推進,我國經濟躍升到后工業(yè)化時代的新層級,農產品市場也進入從量到質的新歷史階段。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是推進大豆產業(yè)供給供給側改革的方向。
一、我國進口大豆供給端與需求不對應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從喂飽肚子的追求數量更多向選擇綠色、天然、營養(yǎng)、健康、安全的食品提升。然而,在大豆品種上,我國消費者的需求與供應不對應。近二十年來,我國大豆進口數量逐年增長,但增量進口的大豆卻因是轉基因的品種飽受爭議,消費者并不認可。
騰訊網針對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及被調研者是否支持轉基因糧食在中國商業(yè)化種植所做網絡調查顯示,520076人氣值的關注度中,89.29%參與調查者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9.68%認為轉基因食品安全性不確定,僅1.03%認為轉基因食品安全。與絕大多數消費者排斥轉基因食品的訴求相反,我國沿海多數油脂加工企業(yè)置若罔聞,仍舊進口大量轉基因大豆生產加工銷售,從1996年的111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8169萬噸,增長73倍。此無效、低端供給問題,相關主管部門應予過問。
二、我國寶貴寒地黑土資源應多種植生產大豆
“土為萬物之母”,世間萬物都在大地中孕育發(fā)展,尤其糧食作物更與土壤息息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土壤資源類型最為豐富,世界最多,有紅土、棕土、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堿土、巖性土和高山土等13個系列。這些土壤類型中,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寒地黑土最富饒,最適合大糧作物耕作。
黑土是在北方寒冷氣候條件下,落葉等地表植被經漫長腐蝕,變成腐殖層后長期演化而成。所形成的寒地黑土以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松、適宜耕種而聞名于世,有著“手抓一把攥出油”的美譽??茖W研究顯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需要400年的積累,極為寶貴。
形容寒地黑土富饒肥沃,業(yè)界有個說法:如東北黑土地種糧用一袋肥,南方有些地塊達到同樣地力,要用兩到三袋肥料,既使多施了肥,打下的糧食口感品質也不如黑龍江的。比如做傳統(tǒng)豆制品,商家選用南方大豆做原料,還是要加些黑龍江的大豆,品質口感才能好。
世界上只有三塊黑土帶:一塊在烏克蘭大平原的第聶伯河流域,黑土面積約190萬平方公里,另一塊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面積約120萬平方公里,還有一塊就在我國東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草原,約100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被譽為“北大倉”的黑龍江。令人惋惜的是,近年我國寶貴的寒地黑土大多種植牲畜用的飼料玉米,乙醇酒精用的工業(yè)玉米。反而重要的口糧大豆要買美洲轉基因品種。
三、我國天然大豆供應端顯著弱于發(fā)達國家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352-2009《大豆》實施指南(以下簡稱國標指南)第一頁第一行第一句即指出:大豆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既可用于居民的主食消費,又是重要的食用油加工原料?!皣鴺酥改稀钡诰彭撎貏e指出:大豆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性、戰(zhàn)略性物資。國標是具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國人在工作、研究、講話時應遵循。事實也是這樣,大豆的營養(yǎng)功能作用高于米面。
研究顯示,人體所需六種營養(yǎng)素: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無機鹽。這些營養(yǎng)物質,大豆的含量最高。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37克,而大米、面粉、玉米含量在10克左右;大豆脂肪含量20克,稻米、小麥、玉米含量遠低于大豆;大豆富含各種維生素,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大豆都含有。大豆還含有鉀1925毫克、鈉1.8毫克、鈣214毫克、鎂302毫克、鐵9.4毫克、錳2.31毫克、鋅4.9毫克、銅0.74毫克、磷655毫克、硒3.10毫克等10種礦物質元素。這些營養(yǎng),米面都比不上,更不要提玉米。
對于大豆富含的營養(yǎng),發(fā)達國家并未忽視,其實是大豆主要食用國,非轉基因大豆用量顯著高于我國居民。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大豆產量1.06億噸,6%是天然大豆,為642萬噸,美國人口是3.15億,核算人均天然大豆占有量為20公斤;2015年中國大豆產量1235萬噸,中國人口13.6億,核算人均天然大豆8.9公斤,比美國低一倍多。這還沒有算上經層層把關出口到國外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和大豆。
四、化學溶劑浸出制取、過度精煉的大豆油供求扭曲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制油行業(yè)普遍放棄物理壓榨工藝,采用化學浸出方法制油,過度精煉制取色拉油,與消費者健康營養(yǎng)需求不對應。受企業(yè)市場地位影響,消費者對油脂重要性的認知有誤區(qū)。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統(tǒng)稱,并不是簡單的脂肪,其對人類生存繁衍、對脂質蛋白代謝、血液流變、血管彈性、細胞功能、神經系統(tǒng)、大腦發(fā)育、生殖繁衍等發(fā)揮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
資料顯示:1999年到2000年間,美國西南視網膜基金會對嬰兒進行4個月的喂養(yǎng)實驗,第一組是對照組,第二組添加0.35%DHA(腦黃金),第三組添加0.36%DHA和0.72%ARA。結果顯示,在嬰兒第18個月時,添加DHA+ARA組的嬰兒平均智力水平比第一組對照組高出了7分,比第二組單純添加DHA組高出了3分。DHA(腦黃金)和ARA的前體就是油脂中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大豆油的含量最高,橄欖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都比不上。
油脂中的脂肪也發(fā)揮重要作用,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脂肪所提供的能量是同等量碳水化合物供能量的2倍,還起到保護人體臟器以及關節(jié)等不受損傷的作用,同時還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被人體吸收。值得關注的是,飽受爭議的轉基因大米所添加的“胡蘿卜素”就是脂溶性維生素,未經過度精煉的大豆油富含。事實上,通過油脂攝取“胡蘿卜素”的效果比從大米好。
我國制油采用化學溶劑加溫浸出方法,化學溶劑本身危害消費者健康;浸出得油要達到透明清亮“觀質合一”、沒有大豆氣味,如過度精煉把油分次與熱水、燒堿、硫酸(檸檬酸)混合加溫攪拌再分離、放罐里2.0kpa加溫到200℃4小時,再用白土過濾吸附,會導致油中磷脂、甾醇、葉綠素、胡蘿卜素、生育酚等營養(yǎng)受到影響,違背消費者的營養(yǎng)需求。
五、轉基因大豆油在發(fā)達國家是化工原料的供應端
發(fā)達國家轉基因大豆油消費量自2005年以每年20%速度下降?!镀谪浫請蟆访玷?012年10月17日所作“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食用植物油消費特點”一文顯示:“美國2010/2011年度的大豆產量超過9000萬噸,其中壓榨超過4000萬噸,豆油年產量在800萬噸左右。2005年以前,豆油一直是美國食用消費的主要油種,但2005年以后,美國豆油的食用消費量卻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下降,對健康的關注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日本民眾的健康意識甚強,在反式脂肪酸問題提出后,日本豆油消費量快速下滑,取而代之的是菜籽油和棕櫚油。”
2005年大豆油墨在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推廣成功。大豆油屬于可食用油,分解后可完全融入自然環(huán)境,在各種配方的植物油油墨中,大豆油墨是真正意義的可應用的環(huán)保型油墨,而且其產量豐富,價格便宜(尤其在美國),性能安全可靠,印刷效果良好并且符合印刷油墨的各項標準,環(huán)保性絕佳。1987年,美國愛荷華州一家媒體開始用大豆油墨進行印刷。2004年,大豆油墨成為美國日報界的主要印刷用油,為推廣大豆油墨的研發(fā)和使用,美國于1993年成立了“全國大豆油墨信息中心”;2005年,大豆油墨在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推廣成功。資料顯示,大豆油墨在美國、日本等國已經獲得大規(guī)模應用,但在中國的應用還相當少。
發(fā)達國家轉基因大豆油更多用在涂料等化工領域。2015年全球大豆供應量3.2億噸,其中天然大豆2600萬噸。全球轉基因大豆除中國買走8100萬噸外,剩余2億噸大豆所榨轉基因大豆油3800萬噸并未進入發(fā)達國家居民口中。資料顯示,霧霾產生的主要來源約18%是由溶劑型油漆排放產生的,油漆所用有機溶劑揮發(fā)期長達十幾年,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這些溶劑揮發(fā)氣體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結核、胸膜炎等嚴重疾病。在國外,傳統(tǒng)油漆生產和應用已被明令禁止或受限,2004年歐盟已立法嚴禁生產和使用油漆。但在我國,油漆的生產和應用占90%以上份額。發(fā)達國家以植物油改性生產的水性漆,廣泛使用在木器、金屬、工業(yè)涂裝、塑料、玻璃、建筑表面等多種材質上。水漆用清水稀釋,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特點。資料顯示,一個產能為12.5噸的水性漆廠和同等規(guī)模的油漆廠比,每年節(jié)約溶劑10萬噸,相當于節(jié)約石油20萬噸,節(jié)約標準煤28.6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1.5萬噸,換算成尾氣,相當于10萬輛小轎車的年排放量。2011年全球涂料總產量為35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