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c交zzzooozzzooo_国产老肥熟xxxx_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_人妻护士在线波多野结衣

首頁>化工資訊

 推薦產品

 化工資訊

吉林:多少農民能跟上玉米政策調整步伐
2016-05-25

  原標題:吉林:多少農民能跟上調整步伐




  近期,國內玉米省級儲備糧輪換競價拍賣及定向銷售等相關去庫存政策逐步實行,玉米拍賣價格走低。生豬養(yǎng)殖利潤維持高位,對玉米采購量開始增加。這些變化對于吉林省松原市東興村農民張艷華來說,意味著“玉米沒有以往值錢了”。




  種了十多年玉米的張艷華頭一次縮減了種植面積,往年種7坰(70畝),今年只種了4坰。張艷華擔心種得多賠得多,“國家政策變了,誰知道秋天收成時玉米價格怎么樣”。




  3月末,國家發(fā)改委等部門聯合發(fā)布信息稱,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4月30日,東北地區(qū)取消了從2008年起實行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玉米市場迎來了價格調整和去庫存時期。




  新政策首次公布沒幾天,張艷華就聽到村里有人議論和猜測秋天的玉米收購價格,不過“沒人能說得清”。




  在新政策推出的半年前,國家首次下調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臨時存儲玉米收購價格,定價1元/斤,比去年下調0.12元。




  不湊巧的是,去年吉林省多地玉米在抽穗期遭遇干旱,不少地塊減產近半。張艷華算了筆賬,每坰玉米能賣7000元左右,減去成本,忙了一年,不但沒賺錢,反而每坰地賠了5000元。




  盡管種地賠錢,今秋的玉米收購價和補貼是多少,張艷華還一頭霧水。五一前后適逢吉林省玉米播種季節(jié),她還是種了玉米。




  玉米收購政策調整后,吉林省多地農村租地價格回落。張艷華說,如果雨水正常,還是能賺到錢。




  據了解,2015年11月,農業(yè)部制定下發(fā)了《“鐮刀彎”地區(qū)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鐮刀彎”地區(qū),包括東北冷涼區(qū)、北方農牧交錯區(qū)、西北風沙干旱區(qū)、太行山沿線區(qū)及西南石漠化區(qū),在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是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qū)。該地區(qū)是典型的旱作農業(yè)區(qū)和畜牧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玉米產量低而不穩(wěn)?!吨笇б庖姟访鞔_提出調減玉米,主要改種市場需要的大豆、青貯玉米、雜糧雜豆、馬鈴薯、苜蓿、優(yōu)質牧草等作物。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qū)玉米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計劃今年調減1000萬畝以上。來自吉林省農委的數據顯示,今年處于“鐮刀彎”地區(qū)的吉林省計劃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00萬畝。




  “如果種其他糧食作物比玉米賺錢,當然愿意調整種植結構?!睆埰G華說,只是她不熟悉其他作物的種植方法,更不了解相應市場。




  這幾年,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qū)大孤家子村的李麗一直種著自家兩坰玉米地。她認為,盡管今年玉米實行市場價收購,但國家還是會托底,有補貼。改種其他作物,還不如種玉米有保障。在大孤家子村,和李麗想法一樣的農戶不在少數。




  她也很羨慕鄰村經營蔬菜大棚,發(fā)展訂單農業(yè)。但村里沒有相應的鼓勵政策,沒人牽頭,一家人不敢貿然嘗試。李麗說,大孤家子村多是山坡地,土質較差,合作社都看不上。




  在產糧大縣、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吉林省榆樹市,當地農民的日子要好過一些。




  2016年,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東北地區(qū)17個產糧大縣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吉林省榆樹市、農安縣、公主嶺市和寧江區(qū)4個縣市被納入其中。




  今年榆樹市試點地塊實行玉米和大豆輪作,種一年大豆后換種兩年玉米。




  榆樹市農業(yè)局副局長邵建廷告訴記者,今年當地新增大豆種植面積3.26萬畝,每畝補貼農戶400元?!坝軜涞耐临|好,玉米單產全省排名前列,”邵建廷說,要讓農民不種玉米改種其他作物,得有國家的鼓勵和補貼政策跟著,才能見實效。




  考慮到大豆集中連片種植效益更高,榆樹大豆試點項目分配給了當地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當地種植結構調整初見效。今年,榆樹玉米種植面積420萬畝,比去年調減20多萬畝。除新增大豆種植外,還有兩萬畝旱田改成水田,西瓜、甜瓜和向日葵等經濟作物種植戶也有明顯增加。




  種了20多年玉米的李大冬,今年頭一次大規(guī)模種植大豆,與所在農機種植合作社的另外4家共同承包了1350畝大豆。




  為此,李大冬特意到黑龍江農業(yè)技術學院學習了大豆種植技術。他告訴記者,之所以敢大面積種大豆,一是國家有補貼,二是朋友開了豆油廠,能收購大豆。




  不過,今年李大冬還是種了200畝玉米。合作社其他40多戶成員大多還是繼續(xù)種玉米。對于處在黃金玉米帶上的產量大縣榆樹而言,沒有什么比種玉米更加省心和高產的了。播種前后,接連下了幾場及時雨,不少農民估計今年收成應該不錯。




  吉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教授胡文河經常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種植。在他看來,對于國家玉米調整收購政策,縮減種植面積的意圖,農民還未完全理解,大多處于邊種玉米邊觀察的狀態(tài)。




  胡文河介紹,今年吉林省內高粱、谷子、紅小豆和綠豆、花生和土豆等作物種植較多。在他看來,適合玉米種植的區(qū)域,應該繼續(xù)種植玉米,而對于冷涼、干旱地塊,種植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為了應對和解決政策調整所帶來的矛盾和問題,吉林省糧食局印發(fā)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相關工作落實意見》。吉林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王濤介紹,最近他們正在進行省內收儲企業(yè)、深加工和飼料企業(yè)的數量和能力排查,研究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減輕財政負擔的玉米托市收購預案和引導企業(yè)積極入市收購市場糧的配套措施辦法。




  而張艷華希望的是最終確定的玉米收購價格和補貼政策能讓她有錢可賺,“再賠錢,就不租地種了,打算做點生意”。

上一條        下一條
上海丹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