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邏輯:全球銅精礦供應2017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于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于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銅價格筑底預期明顯。
短期邏輯:上周,銅精礦加工費繼續(xù)持平,高端加工費報至85美元/噸,銅精礦現貨加工費集中區(qū)間有所下降至80-83美元/噸,銅精礦市場比較清淡。精煉銅整體供應較為緊張,另外,廢銅以及廢舊銅桿領域政策影響,需求結構有所集中;短期精煉銅供應格局保持緊張,但高銅價格或刺激供應彈性。
2日,現貨市場貼水較上個交易日快速收窄,品牌銅已經對期貨平水,濕法銅貼水也明顯收窄,市場參與者主要是中間商;另外,下游企業(yè)入市也較為積極。
國內精煉銅總供應基本上沒有太多緩解,過去7月份,幾家以進口礦為原料的銅冶煉企業(yè)產量環(huán)比小幅下降,2日,銅精礦現貨加工費繼續(xù)平穩(wěn),當前現貨加工費對于冶煉企業(yè)鼓勵作用不大。
另外,進口銅依然維持虧損,不過,2日虧損幅度有所擴大;另外,LME庫存2日出現久違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區(qū),而COMEX銅庫存則繼續(xù)增加,因此使得COMEX銅價格相對LME銅價格偏低,從而出現COMEX銅庫存外溢,不過,這對于中國進口幫助或不是很大。
整體上,從供應端來看,精煉銅供應短期供應難以出現太大的增量。
不過,從競爭力量來看,此前6月份低氧銅桿開工率已經環(huán)比改善,而7月份精廢價差有所擴大,并且不含稅廢銅采購較為充足,將擴大低氧銅桿的優(yōu)勢。
綜合情況來看,由于精煉銅自身供應格局沒有太大的改變,銅價格的支撐基礎仍然存在,但是,來自需求端以及競爭端的力量限制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