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底開始,中國將停止進口包括廢七類、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垃圾在內的24種洋垃圾。然而很多西方國家已經習慣了把生產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產生的垃圾打包裝船,運往中國,禁令一出讓全世界垃圾回收產業(yè)都感到一場巨大的地震:垃圾沒地方去了
中國垃圾回收的作用
中國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家,這早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從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間,中國的年垃圾進口量翻了十倍,從450萬噸增長到4500萬噸,已經成為了一項大宗交易品。在全國各地,都開設有專門的洋垃圾回收機構和場地,為西方人民改善生存環(huán)境做出了“卓越貢獻”。
并不想被發(fā)好人卡
這倒不是因為中國的垃圾回收產業(yè)多么成熟,而是因為中國享譽全球的制造業(yè)對垃圾回收有著很高的需求。中國收納的洋垃圾,主要是塑料、廢紙、金屬材料等,都是還有一定回收利用價值的材料。從廢塑料當中回收的新塑料,原料成本比從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新塑料稍顯便宜,一旦使用量足夠大,就能創(chuàng)造巨大的利潤空間。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垃圾回收本來是減少原材料浪費、節(jié)約制造成本的好方法。如果廢舊塑料分類得當,且根據各自不同的特性得到相宜的利用,對于環(huán)境的影響,并不會比重新制作原材料更大。
洋垃圾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不夠完全的分揀。雖然發(fā)達國家有穩(wěn)定而高效的垃圾分類系統,但這種分揀水平對于垃圾的高效利用仍然沒有起到足夠的作用。
禁令下的戰(zhàn)栗
禁令一出,原本指望中國幫忙處理垃圾的垃圾出口國全都慌了神。
新西蘭:新國去年向中國出口的垃圾總價值達到2100萬紐幣(9000萬人民幣),總重量達到5萬噸??墒菍τ趪联M小的新西蘭來說,國內的土地難以利用,外界的接盤俠也很不好找。
英國:環(huán)保部門也在為自己長期以來的懈怠付出代價。盡管他們早就得到預警,說中國遲早會禁止進口洋垃圾,可當地政府仍然沒有為建立新的垃圾回收系統做出什么努力。
澳大利亞: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就有進口61.9萬噸的回收材料,價值5.23億美元。人們在深圳電子垃圾海洋里看到的廢品,有相當一部分就來自澳大利亞。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會生產垃圾的國家,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得不到回收利用。為了消滅這些多余的垃圾,有4萬人從事著和垃圾出口中國相關的工作。
進口洋垃圾,是中國在制造業(yè)起步階段為了積累原始資本和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采取的臨時措施。隨著中國工業(yè)實力的不斷增高、原材料市場的逐漸穩(wěn)定、制造業(yè)的逐步升級以及人們對生活健康水平的要求提高,洋垃圾終究要退出歷史舞臺。
對洋垃圾的禁令,對國內的制造業(yè)可能會造成暫時的影響,但長遠來看對中國環(huán)境保護和人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