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席執(zhí)行官張柏廉(Matthew Chamberlain)已經證實,該交易所計劃推出人民幣計價的金屬產品。就在短短幾個星期以前,中國才剛剛推出了自己的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合約。倫敦金屬交易所此舉表明,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自中國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以來,投資者對這種產品的興趣就一直都在激增。人民幣合約在全球交易中所占比例已經大幅上升到了12%,相比之下3月份為8%;在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的交易量中所占比例也已達到14%,遠高于4月份的2%。
“(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合約正在以雷霆之勢強力來襲。”新加坡期貨經紀商OANDA的亞太交易主管史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說道。
張柏廉在中國香港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投資者正在對我們以美元計價的產品進行交易,而我們肯定想要探索推出以離岸人民幣計價之產品的可能性。”
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所有者是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也就是香港交易所),此前該交易所已經允許交易商使用人民幣作為擔保。在去年7月份,香港交易所也已經推出了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期貨合約。
張柏廉并未透露倫敦金屬交易所將于何時推出人民幣計價的金屬產品,但他確信人民幣計價的產品將會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原因是人民幣在全球金融中的使用已經變得更加廣泛。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中國投資者絕對是非?;钴S的?,F(xiàn)在,他們正在通過身為倫敦金屬交易所成員的內地經紀商或西方公司來進行交易。”他說道。“我們認為,隨著我們市場上中國交易的數(shù)量的增加,將有更多的中國企業(yè)想要加入倫敦金屬交易所。”
香港證券業(yè)協(xié)會主席張為國則表示:“允許中國內地的制造商和投資者用人民幣而非美元進行交易將可降低其匯兌風險。如果倫敦金屬交易所想要吸引更多的中國內地投資者進入其市場,那么推出人民幣計價的金屬合約就是極有意義的。”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正面臨著“改朝換代”的風險呢?畢竟,沒有什么東西是永恒不變的。
就連世界銀行的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也想要用一種單一的全球“超級貨幣”來取代美元,稱其認為這將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穩(wěn)定的全球金融體系。
“美元占據(jù)主導地位是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根源。”林毅夫向布魯塞爾的政策研究智庫Bruegel說道。“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則是,用一種全球性的貨幣來取代(美元)這種國家貨幣。”